【影評】《憂鬱之島》香港人抗爭的歷史紀錄,漂泊在汪洋的宿命
《憂鬱之島》是一部2022上映的香港紀錄片電影,由陳梓桓執導,劇情講述從六七暴動、文革、六四、九七,到反送中運動,三個不同世代的香港人,有人逃離文化大革命,冒死前來香港;有人反殖民、宣揚愛國主義,未成年便成階下囚;另有人則支持民主自由,卻換來夢想被坦克輾碎。他們都曾為了自身理想去努力奮鬥,但看著香港當今的社會現況,該如何去面對這個無法扭轉的宿命?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入圍
2021 年金馬獎的頒獎典禮上,香港紀錄電影《時代革命》獲得了最佳紀錄長片獎,當時頒獎人陳湘琪在台上公布得獎者,讓所有觀眾都深受感動的畫面直到現在還歷歷在目。而伴隨著香港近年來的劇變與社會動盪,今年同樣入圍金馬最佳紀錄長片的《憂鬱之島》也以此為題材背景,獻給這片土地和所有曾經在這裡打拼奮鬥的人們,給予大家一個溫暖的擁抱。
紀錄電影推薦:紀錄片影評整理
年度電影推薦: 2021下半年必看清單TOP20
院線新片推薦:2022年12月有哪些好電影上映?
憂鬱之島與反送中運動
2019 年 2 月,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為了引渡在犯下命案的罪犯回台灣受審,修訂了存在司法互助漏洞的《逃犯條例》。然而這表面看似以司法正義為名的法律修正案背後卻也為制度不透明、頻頻爆發人權與極權統治爭議的中國開啟後門,打破香港一國兩制的司法獨立性,嚴重危害到香港人的自由與人身安全。
同年 3 月,香港公民團體「民間人權陣線」以「反送中」為口號發起反對修訂草案的示威運動,並在短短時間內迅速發展為讓許多人走上街頭的大規模抗爭遊行,從最初的撤回惡法、追究濫用暴力的武警,演變擴大到要求特首下台、實現雙普選等訴求,並高呼香港獨立,希望能夠脫離中國政府掌控。
憂鬱之島的故事背景
然而即使整起「反送中運動」維持了數個月,期間有數百萬人為此走上街頭,表達對於香港與中國政府的不滿,但在疫情爆發後許多抗爭行動接連取消、衝突逐漸趨緩,整起運動便逐漸淡出社會大眾的目光,而曾經作出退讓的港府也趁機捲土重來,使得原本眾人內心抱持的一絲希望,在 2020 年 6 月《香港國安法》頒布後灰飛煙滅。
這兩年來,當時參與「反送中運動」的示威者有的遭到逮捕,被判暴動罪而入獄服刑,有的則在港府秋後算帳之前緊急逃到國外,而那些剩下的人,不是為了自保而從此噤聲,就是絕望地選擇移民,前往其他能夠享有自由的國家生活。就這樣,原本曾一同在街上抗爭的香港人成為了支離破碎的離散族群,而這也是紀錄片《憂鬱之島》會被創作出來的原因。
憂鬱之島的歷史紀錄
《憂鬱之島》是一部非典型的紀錄片,不像是《時代革命》只聚焦在單一起事件,而是有如歷史紀錄那樣,以「反送中運動」帶來的影響作為開端,在時隔兩年,整個香港卻已經風雲變色,完全不能跟以往相提並論的這個時期,從頭回顧和記錄這 50 年來,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對體制進行反抗的群像,帶給觀眾不同的體悟。
在《憂鬱之島》電影開場,我們能看見一對年輕男女在荒野中逃難,當時 1973 年正值中國「文化大革命」時間,陳克治與他妻子從深圳連夜泳渡大鵬灣,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抵達香港。而如今 2022 年,75 歲的他早已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面對香港這些年來的興衰轉變,跟年輕人走在街上,看著中共魔爪讓「移民潮」再次出現,他心中又有什麼樣的感觸?
憂鬱之島的獨特之處
就如同 2021 年台灣紀錄片《削瘦的靈魂》與《綠色牢籠》那樣,《憂鬱之島》在過去文革逃難期間不存在影像紀錄的情況下,導演選擇找演員來扮演紀錄片中的主角,試著以「戲中戲」重建或還原當時那些我們現在可能無法想像的情景。只不過《憂鬱之島》特別之處,就在於這不僅是為了便於敘事、讓觀眾更能夠融入其中,還成為了電影一種特殊的表達形式。
《憂鬱之島》飾演偷渡者「陳克治」與他妻子的兩位年輕演員,是分別在 1997 與 1999 年出生的沈男和田女,而他們同時也是「反送中運動」上街遊行的抗爭者。當年文革期間,許多遭受迫害或被要求下鄉務農的中國知識青年,通過各種管道逃來象徵自由的香港,兩位年輕人的父母也同樣來自中國,希望孩子能在這成長。然而上一代好不容易才克服的危機險境,似乎又要在他們這一代重新上演。
憂鬱之島的導演巧思
有趣的是,《憂鬱之島》這種不同世代香港人互相呼應的狀態,除了文革偷渡者與反送中青年之外,也同樣發生在片中其他兩對「組合」身上。只不過在導演陳梓桓的安排與選角之下,另外兩位真實人物跟這些反送中青年演員之間的立場差異,也讓原本第一組能夠非常直接對照的情況,產生了一點微妙的變化。
72 歲的楊宇杰曾在 1967 年「六七暴動」期間印製帶有煽動性標語的傳單而被港英政府關了 18 個月,而 53 歲的人權律師林耀強則曾經在 1989 年前往北京天安門支援「六四學運」。一個是響應文革的「愛(中)國主義者」,而另一個則是支持香港回歸民主中國的「民主回歸派」,由兩位支持「港獨」、對中國深感厭惡的抗爭者來扮演似乎有這麼點違和。
憂鬱之島評價好看嗎?
然而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種「違和感」最後卻變成了《憂鬱之島》這部電影最迷人的地方,就如同一種歷史的錯位與重疊,雖然他們是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思想價值觀,人生也幾乎沒有什麼交集,但面對不同政府的暴政,最終卻都不約而同地說出同樣的話、作出相同的反應。
這就好像香港這片土地即使經過無數四季更迭、時代背景產生了劇烈變化,依然把這種基因烙印在香港年輕一輩身上那樣,無論是那句:「我沒有犯錯,為什麼要認罪?」又或者是面對同伴在抗爭現場遭到武警毆打屠殺的痛苦,1967 年、1989 年與 2019 年,不同世代的人們卻能夠互相理解,即便身分認同完全相反,也能在那場獄中對話後對彼此產生共情。
憂鬱之島劇情的主題
因此從現實理性的角度來看,《憂鬱之島》帶著觀眾回頭審視香港這幾十年來發生的重大事件,不論環境怎麼改變,人們做出怎樣的犧牲,歷史依然不斷地重演,香港人仍舊沒辦法獲得自由。但另一方面,看著這些付出的努力,發生了這麼多事情,香港人依然還懷抱著當時的初衷,都讓我深深理解到一片土地的樣貌,最終都還是由「人」所建構出來。
不論是從事什麼職業,我們都是人,都是香港這片土地的一份子,《憂鬱之島》以古今類似事件相互對照,突顯出這種團結一致的核心精神,我們也曾在2021年金馬獎最佳導演獎《花果飄零》看過類似的做法,但比起後者敘事過於非主流,還帶有中國大一統思想,《憂鬱之島》在導演巧妙的編排巧思之下主題清楚明確,對香港的情感也更為強烈。
憂鬱之島結局的意涵
電影片名取為《憂鬱之島》,指的是在汪洋大海上載浮載沉的香港,讓人們感到孤獨又迷惘。究竟 30 年後的我們會漂到哪裡呢?那些勇敢的反送中抗爭者未來又會過著什麼樣的人生?看著《憂鬱之島》片中這些不同世代的人們,我似乎能感受到香港人無力改變現狀,即便努力掙扎也無法獲得自由的宿命。然而這真的是我們的終點嗎?
《憂鬱之島》電影最後沒有給出答案,也沒辦法給我們答案。然而就我個人而言,雖然目前香港已經分崩離析,那些手足也可能永遠都沒有機會再次團聚,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從《時代革命》、《少年》到如今的《憂鬱之島》與《窄路微塵》,有這些香港電影誕生,讓我們看見人與人互助的溫暖,還有那些衝撞體制、追求民主自由的勇氣,香港人的心依然是緊緊相連在一起的,這或許可以給我們一點安慰吧。
憂鬱之島 影評結論
整體而言,原本以為《憂鬱之島》是一部關於台灣島的作品,沒想到卻是香港從英治時期的六七暴動、文化大革命、六四事件、九七回歸,到近期反送中運動的動盪歷史紀錄,表面看似人事時地物皆有所不同,但導演選擇將其互相穿插,彼此之間的重複交疊卻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由得讓人感到佩服。
毫無疑問,《憂鬱之島》是一部獻給當代香港人的電影,給予他們一個溫暖的擁抱,但作為一個台灣人,擁有得來不易民主的我們看完更要引以為戒,面對中國無所不用其極的併吞行為,也應該思考在目前反抗還有用的時候,自己能為這片土地做些什麼?
憂鬱之島 線上看
傳記電影推薦:傳記片影評整理
年度電影推薦: 2021下半年必看清單TOP20
韓國電影推薦:2022年韓國有哪些好電影上映?
◎加入Line群組聊電影◎
◎歡迎到我的FB專頁按讚◎
如履的電影筆記
◎更別忘追蹤我的Instagram◎
如果要看更多影評文章請到我的首頁
手機用戶可點選「畫面右上角圖示」搜尋影評文章
憂鬱之島 評價分數
娛樂爽度:8/10
故事劇情:9/10
氣氛營造:9/10
演技表現:8/10
題材鮮度:9/10
整體總評: 8.6/10
紀錄片 電影推薦
憂鬱之島 電影簡介
劇名
憂鬱之島 (Blue Isand)
香港中國片名
憂鬱之島
類型
紀錄片、歷史
上映日期
12/16
片長
98分鐘
發行公司
光年映畫
IMDb
憂鬱之島IMDb 7.3/10
導演
陳梓桓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