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解析】《誰是被害者》結局傳達了什麼不為人知的主題?

誰是被害者 海報

 

劇情結局討論《誰是被害者》這部台灣犯罪懸疑影集在上映後,短短兩天便登上Netflix線上看排行榜的第一名,許多影評與觀眾都給予非常正面的評價,它能獲得如此成功靠的不僅是裡頭角色塑造與演員表現,《誰是被害者》劇情與結局的編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其中帶著觀眾從鑑識科學的角度,從案發現場或證物上發現的線索一步步推回被害者身上,了解什麼造成他們的死亡?生前究竟經歷過什麼事情?再進而延伸至《誰是被害者》關於人心的主題,這確實有相當多值得討論的地方。

劇情是關於鑑識與人心

在《誰是被害者》首集的開頭,導演便通過主角方毅任在課堂所學讓觀眾對鑑識有基本的認識:「鑑識是了解人類行為模式的科學,透過遺留下來的跡證,去了解人『怎麼做』及『為什麼做』,但諷刺的是,這些死者在生前並沒有人在意他們是誰,死了之後我們才透過遺物去拼命想了解他們生前的樣子。」而對於方毅任來說,他有著細膩的觀察推理能力與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在處理證據與尋找跡象方面,確實是作為一位鑑識人員的完美人選,只不過這個世界並不是什麼事都能用「邏輯」和「推理」來解決。

延伸閱讀:
《誰是被害者》懶人包|影評、角色、劇情
【影評】《誰是被害者》台灣懸疑的代表作
【解析】《誰是被害者》演員角色:好評的功臣

誰是被害者 劇照

 

懸疑故事背後的內容

《誰是被害者》不僅利用一起連續殺人案件來串連起每位角色之間的關係,也以方毅任身患亞斯伯格症對自身感興趣事物的熱衷與執著,透過自己女兒江曉孟成為案件主嫌犯,讓身為鑑識人員的他必須從以往只相信證據與科學的思維,轉而去接觸他最不擅長的人際與社交領域。就如同鑑識除了找到線索、推演出完美的邏輯之外,也是要用手上的線索去找到那被隱藏的故事,方毅任明白許多科學原理與高科技的使用方法,但要得出這起案件的最終結果,終究要通過人性層面去判斷。

 

看著被食人魚酸溶解的游承浩、幾乎燒得焦炭的孫可芸、跟照片相比消瘦不少的張聰建,還有在水裡腐爛的莊秉榮,從旅館、工地、倉庫,再到吊橋,究竟為什麼要在屍體旁擺上別人的身分證明?是兇手單純要誤導警方辦案?又或者背後還有什麼其他隱情?這是《誰是被害者》整個作品前半段最大的懸念 (可參考《誰是被害者》角色詳細解析),然而在經過徐海茵與方毅任的推理,得出他們是以自殺幫助下一個人「實現遺願」的團體之後,逐漸清晰的案情也隨之帶出《誰是被害者》的核心主題。

 

誰是被害者 劇照

 

父女之間的和解與救贖

從最初在浴缸水塞上發現女兒江曉孟的指紋,並在附近監視器裡看見她的身影,方毅任選擇把證物隱藏起來之後,便代表著《誰是被害者》全劇的主要核心已經從懸疑犯罪轉移到這對父女之間的情感糾結之上,通過兩人心裡這些日子所累積下來的內心傷痕,讓《誰是被害者》成為這個失敗的父親在調查這起案件的過程中,學習理解別人內心想法、表達自身情感,並在最終找到離家的女兒之後,展現出對她的父愛與悔意,試圖尋求和解、原諒與救贖的故事。

 

因此,《誰是被害者》裡頭溶屍、焚屍、腐爛等無法辨識屍體身分的離奇命案,除了為整部作品帶來迷人的懸疑氛圍之外,也透過鑑識員方毅任與記者徐海茵兩位男、女主角對這些「被害者」展開的詳細調查,在試圖理解他們背後動機的過程中,喚醒自己深藏已久且不願向別人顯露的內心傷痕,並帶著觀眾從案件本身所具有的性別認同、勞工權益、老年照護等社會議題,延伸到對自殺這個自我毀滅行為的深度探討。

 

誰是被害者 劇照

 

誰是被害者希望我們思考的事情

先不論《誰是被害者》好不好看 (可參考《誰是被害者》影評),導演說《誰是被害者》是關於一群「想要放手的人」與「想要抓住的人」的故事,就為整個故事帶來不同檢視的角度。想要放手的人因為長久活在絕望與痛苦之中,認為只有死亡才能實現自己一直以來希望達成的事情,所以他們聯合起來把「自殺」昇華成一種用來「實現願望」的藝術形式。然而儘管最後能夠達成生前無法實現的願望,化解無法解決的困難,但這真的有意義與其必要性嗎?我們生命根本意義到底是什麼?一件事情或一時的失敗是否就能就能決定我們一生的價值?值得我們去進一步思考。

 

《誰是被害者》劇中這些「想要抓住的人」一個是正在尋找女兒,希望能消除彼此之間隔閡的父親,另一個則是無法放下爸爸帶著全家自殺的往事的女兒,或許這都呈現出每個人都有不願回首的過去,也都在生命中尋求不同領域與程度上的成就或肯定。正是如此,我們在某個時間點成為這個社會上的被害者的時候,又該怎麼處理內心的傷痛?是用消失來證明自己曾經存在?還是轉換自身的思考角度?這都是我們需要去不斷追尋,並且認真地去看待的事情。

 

誰是被害者 劇照

 

面對內心傷痛的辦法

「命是我們自己的,要怎麼活、要怎麼死,都是我們可以自己決定的。」《誰是被害者》看似殘忍的連環命案卻是每位死者對現實的不滿足,我想最後一集以《傘》作為標題,正是代表著人們身在這個社會上都需要擁有個能讓自己受到保護的地帶,無論是自行建造,或者尋求別人幫助,重點都在於不讓自己輕易地被傾盆大雨給淋濕,進而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每個人的手都能是一把張開的傘,為自己或別人撐起一片天空。看著這些深陷傷痛之中的人們,我們是否也該真心與他們對話,體會他們做出傷害自己行為背後的痛苦根源?如同《誰是被害者》方毅任這位父親最後在他亞斯伯格症的障礙中,試著理解別人內心所想,真心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事情,終於敞開心房對女兒說出這 10 多年隱藏在自己心底的話,而對警方與整個社會來說,是要單純去阻止別人去自殺的「這個行為」?又或者必須去了解背後的動機與故事,從中找到能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誰是被害者 劇照

 

誰是被害者結局想要傳達什麼?

《誰是被害者》結局最終徐海茵透過她跟反派李雅均對話,根據自己親身體會父親帶著全家自殺的經驗,得出即便身處困境,仍不能放棄那一點能改變現狀機會的結論。或許再一下子生命就會因為收到禮物、發現老婆懷孕、看見盆栽開花,知道自己還有許多人喜愛而產生轉機,稍微變換一下思維模式,找到自身另一個活下去的動力,人生並不是只有一條路能走,人也不只有一種價值,只要活著就還有希望,而我們需要的,就只是能讓自己堅持等到那個機會到來的勇氣。

 

《誰是被害者》告訴我們與其對死亡避而不談,倒不如將其視作是人生命的必然。我們可以不接受自殺的價值觀,但也不可否認它的確是一種人在瀕臨崩潰邊緣的最後手段,但正是如此,要解決這種我們都不想看到的情況,比起一味用責罵、情緒勒索的方式去希望他們「不要自殺」,倒不如付出真心、站在自殺者的立場去傾聽、理解,試著讓她找到活著的動力和意義,我想這就是《誰是被害者》想要傳達的主題。

延伸閱讀:
《誰是被害者》懶人包|影評、角色、劇情
【影評】《誰是被害者》台灣懸疑的代表作
【解析】《誰是被害者》演員角色:好評的功臣
Netflix電影推薦:
 【電影推薦】2020 Netflix線上原創電影
院線上映新片:【電影推薦】2020年4月有哪些好電影照常上映?

 

◎歡迎到我的FB專頁按讚◎

facebook icon如履的電影筆記facebook icon

◎更別忘追蹤我的Instagram◎

Instagram icon如履的電影筆記(looryfilmnotes)Instagram icon

◎加入Telegram收到最新文章通知◎

telegram icon如履的電影筆記telegram icon

如果要看更多影評文章請到我的首頁

手機用戶可點選「畫面左上角搜尋文章圖示」搜尋影評文章

誰是被害者影集評分

娛樂爽度:8/10

故事劇情:9/10

氣氛營造:10/10

演技表現:10/10

題材鮮度:8/10

整體總評:9.0/10

延伸影評閱讀(社會議題電影):

《我們的家不是我們的家》影評

《壞教育》影評

《鋼鐵勳章》影評

《李察朱威爾事件》影評

《黑水風暴》影評

《不完美的正義》影評

《重磅腥聞》影評

《無聲革命》影評

《黑計畫》影評

 

誰是被害者資訊簡介

得知關係疏遠的女兒與一系列的謎樣謀殺有所關聯之後,患有亞斯伯格症的法醫警探不惜賭上一切調查此案。

影集片名

誰是被害者 (The Victims’ Game)

香港中國片名

谁是被害者

影集類型

犯罪、懸疑、社會寫實

上映日期

4/30

影集片長

8集,每集約 65 分鐘

發行公司

NETFLIX線上看

IMDb評價

誰是被害者 IMDb 7.3/10

導演

莊絢維、陳冠仲

編劇

梁舒婷、徐瑞良

製作人

湯昇榮、徐國倫

演員

張孝全、許瑋甯、王識賢、黃河、丁寧、鄭人碩、夏靖庭、陳家逵、李沐、林心如、洪都拉斯、曾敬驊、張翰、林意箴、張瓊姿、謝瓊煖、季芹、張再興、馬念先

劇情簡介

故事是講述一名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鑑識關方毅任在一起詭異的命案中發現可疑線索,卻又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隱瞞同事,私自挖掘真相。譬如方利用專業鑑識知識,誤導他的搭檔刑警趙承寬、並和掌握重要線索的記者徐海茵共同調查真相。

預告片

https://youtu.be/5j1K_5qt0Ug

喜歡我的影評文章,歡迎贊助給予實際支持肯定
喜歡我的影評文章,歡迎贊助給予實際支持肯定
喜歡我的影評文章,歡迎贊助給予實際支持肯定
ecpay ecpay

本文版權歸「如履的電影筆記」所有,請自重勿任意轉載。

相連文章

一般留言

發表迴響